“十三五”期间,全国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截至2021年3月末,国家体育总局共认定了275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包括56个示范基地、106个示范项目和113个示范单位。大球、11分制以及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施后,更加剧了这种对抗的激烈程度。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了体育市场的重要环境,对体育消费和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形成极大的影响力。目前政府行为在推进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体育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十三五”期间,全国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16-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从1.9万亿元增长至2.95万亿元,增加值从6474.8亿元增长至1.12万亿元,增速都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十四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将如何发展,本文将从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1、“十三五”发展回顾
——规模增加、体育服务业占比提升
“十三五”期间,全国体育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16-2019年,全国体育产业总产出从1.9万亿元增长至2.95万亿元,增加值从6474.8亿元增长至1.12万亿元,增速都远远高于同期GDP的增长速度。
从产业内部结构看,体育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占比由2016年的35.9%提升至50.6%,超越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成为体育产业的最大细分领域。
——国家体育产业基地领先发展
“十三五”期间,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截至2021年3月末,国家体育总局共认定了275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包括56个示范基地、106个示范项目和113个示范单位。
其中,浙江省、山东省和江苏省被认定的示范基地数量排名全国前三,说明这些省份的体育资源丰富、体育产业聚集效应明显。
2、“十四五”发展重点解读
——围绕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强国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为开展全民建设运动、建设体育强国,我国将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并探索中国特色足球篮球排球发展路径,持续推进冰雪运动发展;同时,将扩大体育消费,发展健身休闲、户外运动等体育产业。
——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
《“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还提出将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保障工程,包括新建、改扩建1000个左右体育公园、推进社会足球场地和体育建设步道的建设。
——十大举措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此外,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该文件被认为是体育产业的一场“及时雨”,是推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文件。
3、“十四五”发展目标解读
——2022年:大型体育场馆、体育服务业、冰雪产业等
首先,根据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的《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针对大型体育场馆、体育服务业、冰雪产业和体育产业数据发布机制提出了2022年的发展目标:
——2025年:产业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
此外,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各省市发展目标汇总
此外,全国各省市也围绕体育设施建设、体育产业规模等内容,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试述世界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当今乒乓球发展趋势
1.当今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以促使比赛进入了技术、战术、身体、心理等全面对抗的阶段。大球、11分制以及无遮挡发球规则的实施后,更加剧了这种对抗的激烈程度。因此,技术要求更加精确,技术的严密性比搏杀性更重要,我们在稳健的基础上提高主动上手的比率。
2.研究结果表明:11分赛制的实施实施以后,接抢段的使用率明显上升,这一现象表明:11分制使比赛的重心前移,前四板的争夺变得更加激烈。接发球抢攻将成为争取主动的前沿技术,这对技战术的组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的组合要更加细腻、战术的运用要更加合理,在精炼前三板的技战术组合的同时,加强三五板、二四板以及相持段技术的衔接。
3.当代乒乓球运动中,随着运动员之间水平的接近,乒乓球意识越来越重要,技战术的使用是以意识为前提的。意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加强乒乓球意识的培养。
4.新规则的实施,将会引起乒乓球训练理论、体系、模式和方法上的一些变化。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世界乒乓球运动所发生的一些变化,了解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动向,抓住规则变化带来的新机遇,不断地挑战自我,挑战对手,挑战未来,锐意创新与发展,国外有的我们要有,国外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扬长避短,力争主动,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全面提高综合实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技术更加全面,特长更加突出,风格更加鲜明,做到与时俱进,保持我国在世界的优势地位。
未来发展趋势:
事物的不断发展来自于自身不断的变化。只有处于一种永恒的运动状态,事
物才能不断的更新以适应不同时代的不同需要。那么,乒乓球运动在未来会有那些方面的改革以便其与时俱进呢?
事物的更新换代是其与周边环境相适应的必然所至。乒乓球运动的改革的目的自然是使得这项运动更加普及,更加深入人心,用英语来说就是“popularity”。这也是国际乒联提出的新的宗旨――P4方针,即计划(Planning)、普及(Popularity)、参与(Participation)和效益(Profit)中的一项。分析国际乒联最近十年的重大改革可以看出,其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第一,在上面已有说明,就是为了让乒乓球运动在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更加平衡。第二,无遮挡发球的施行,球直径的增大以及无机胶水取代有机胶水的措施使得乒乓球比赛回合数明显增多,乒乓球体积小、速度快是其特点,但也是其弱点。因为过快的球速往往使得观众很难欣赏到其中的精彩之处。据此,我们可以推测:未来改革的趋势依然是以降低球速
2008奥运赞助以后体育产业的发展趋势
成反函数式递增趋势影响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 制约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1 体育产业缺乏必要的优惠政策
我国体育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虽已有一定的规模,但远未成熟,仍需各方面政策扶持才能够从萌芽走向壮大。现实中,一些体育产业经营企业不仅缺乏政策上的扶持,而且经营活动中政府有关部门乱收费的现象还相当严重。甚至有的体育经营性场所每年都需向多个部门交纳费用,大大加重了经营者的成本,客观上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另外按新税制,体育部门的税收应为3~5%,而实际上,很多体育经营场所的收费按照文化娱乐行业标准15~20%收税,这又是对投资者的一个负面影响。
2.2 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
经济体制的改革,带来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一变革中,人们的体育文化观念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体育健身娱乐活动逐步成为社会每一个成员的生活需求。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构成了体育市场的重要环境,对体育消费和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形成极大的影响力。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所存在的区域不平衡性,必然导致社会发展的区域性的不平衡,在经济发展不同层次的区域间,产生了对体育市场的认识,体育消费的观念,以及体育消费结构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体育市场经营活动的两极分化现象,对我国实现体育产业化、社会化的整体发展目标和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分不利。
2.3 政府过多的干预行为
多年来,我国的体育事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必然要遵循市场规律去运作。这就要求有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必须转变观念,切实做到管办分离,真正做好管理服务、积极引导,为体育市场的发展创造条件。目前政府行为在推进体育产业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表现在,一些大型赛事政府部门仍不愿意放手让社会去办,而是自己出面加以经营,从而影响了社会办体育的积极性,同时又给体育执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4 体育产业人才缺乏
人才因素是体育产业发展中最活跃和关键的因素,人才问题关系到我国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人才的缺乏已严重制约了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就体育产业发展而言,当前我国缺三类人才:一是负责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监管职
能的行政干部;而是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三是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要有效地解决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缺乏的问题,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确立人才为本的战略思想,从加强体育产业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创新和完善体育产业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构等方面切实做好体育产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国家和有关部门应该不失时机地加大体育产业的人才培养力度,有利地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5 开发和利用体育无形资产不够,潜能没有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发展体育产业较注意有形资产的利用,而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如对各赛事和活动的会徽、会标、冠名权及指定产品,各协会、俱乐部自身标志、队名价值等重视和开发不够。体育产业的资产很大一部分表现为以上形态的无形资产,如英国以生产体育最终消费品的世界级大公司(曼联集团)利用足球运动的影响力提升自己产品及公司知名度,使足球产业成为英国最大的体育产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