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国家队成员的林希妤,是目前符合2016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两名中国女子球员之一。成为继冯珊珊、封悦之后,第三位获得这场大满贯参赛资格的中国大陆业余球员。一周后,在同样的场地,她拿到了大满贯资格。1994年,张连伟在广岛亚运会上,以285杆的优异成绩夺得了个人银牌,取得有史以来中国高尔夫选手最好的成绩。经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特别批准,张连伟成为第一个无需经过严格职业考试的高尔夫职业球员。
林希妤的人物简介
林希妤出生于1996年,8岁开始学习高尔夫,14岁入选国家队并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获得团体银牌,15岁破格转职业,是迄今中国内地转职业年龄最小的女子职业球员。 林希妤16岁获得欧巡赛全卡,同年拿下职业首冠,成为2014年以前中国女子高尔夫巡回赛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17岁获得美巡全卡,18岁时,林希妤已经获得了五个职业冠军, 名列2014年女子中巡奖金榜第一位,成为女子中巡史上最年轻的奖金王 。作为中国国家队成员的林希妤,是目前符合2016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两名中国女子球员之一。年轻的林希妤成长迅速,潜力巨大,是目前中国“95后”球员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也是中国新生代球员中最引人注目的佼佼者。
2013年底林希妤通过LPGA资格考试,获得美巡赛全卡,成为中国第二位同时拥有美国女子高尔夫巡回赛、欧洲女子高尔夫巡回赛和中国女子高尔夫巡回赛全卡的女子球员。 2014年,林希妤签约全球最大体育娱乐经纪公司IMG国际管理集团, 成为李娜、冯珊珊同门师妹 。同时,作为LPGA新人的她也发挥出色,在波特兰精英赛中成功闯入前十并成功保卡。年底,林希妤连续获得三亚的山女子精英赛(女子中巡) 及三亚女子公开赛(女子欧巡)两场比赛的胜利,拿下个人欧巡赛首冠的同时,世界排名进入前100。 2015年林希妤不论是在个人成绩还是世界排名上都出现了惊人的飞跃:LPGA巡回赛多次进入决赛领先组,四次取得前十佳绩,并在年度奖金榜中挺进前四十;美巡亚洲系列赛实现个人大爆发——从T8,T7,T6到T5,一步一个脚印,不断突破自己刷新个人最好战绩;2015年底成功卫冕欧巡三亚女子公开赛, 拿到自己第二个女子欧巡冠军。 目前,林希妤是中国本土除 冯珊珊以外唯一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球员。
1她在比赛中的最好成绩是单轮66杆,凭借三轮75-66-70的成绩在三亚女子公开赛上获得并列第九,创造业余球员在该赛事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她的推杆数分别为27-27-25。
2 美国女子公开赛资格赛,她和美国公开赛正赛排名第28位的Alison Lee打延长赛,第二洞距离果岭190码她一杆打到洞边,成为全美候补第一位,随后确认得到参赛资格。成为继冯珊珊、封悦之后,第三位获得这场大满贯参赛资格的中国大陆业余球员。
3 广州亚运会前,她的积分排名超越了之前被看好的“海归派” 球员王欣和冯思敏,最终进入正选大名单。她开球距离超过240码,是三名正选队员中开球最远的人。
4 亚运会结束两天之后,她曾回到九龙湖球场为两位会员背包,体验了一把当球僮的感觉。
5 她很“迷信”:正赛期间一定不听音乐,每三个洞要吃点东西,每隔几个洞要喝点水;试场成绩越差,正赛成绩越好。美国公开赛资格赛前一周,她在橡树谷的一场小比赛上打出83杆。一周后,在同样的场地,她拿到了大满贯资格。
6 她8岁学球,与冯珊珊一样出自体育世家,母亲曾是专业女足运动员,认真接触的第一项体育运动都是游泳;同样来自广州市青少年高尔夫球队,最早被广州高协秘书长冯雄发现。不同的是,她以15岁的年纪出现在美国女子公开赛的赛场之上,比2007年冯珊珊参赛时小两岁。
7 喜欢游泳选手宁泽涛。
8 她最爱鞋子,只要款式不同就想要,现役的高尔夫鞋数量已经超过了15双。
9 非常喜欢蓝色,比赛的时候喜欢佩戴手表。
10她曾读于广州市重点中学四十七中,她最拿手的科目是英语,但最担心“英” 沟里翻船。考试一周后她便赴美备战,参加大满贯赛前后的两场业余大赛:美国业余公众林克斯锦标赛和美国女子业余锦标赛。现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学院。
中国最好的高尔夫是哪个?
张连伟:印证中国高尔夫的成长中国高尔夫让世界吃惊了。2003年1月26日,中国高尔夫职业选手张连伟打败欧洲三连冠埃尔斯,取得欧洲巡回赛单站冠军。这位曾击败过尼克·普莱斯和科林·蒙哥马利等世界级名将的“亚洲之虎”,目前紧追世界冠军“老虎”伍兹之后,成为世界高球不可忽视的选手。中国高尔夫界人士为此感到振奋。张连伟在国际比赛中出色的表现,为中国高尔夫运动继续发展提供了动力,也让世界看到起步较晚的中国高尔夫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
中国高尔夫发展的缩影
张连伟的成长是中国高尔夫发展的一个缩影。早在20世纪初期高尔夫已经进入了中国。1917年,上海成立了虹桥高尔夫球会,但随着十里洋场的败落,高尔夫在中国也消失了踪影。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尔夫随着经济大潮再度引进国门,当时沿海大部分城市纷纷建设了高尔夫球场。1985年中国高协成立,促进了高尔夫在中国的发展。
出生于广东珠海南水镇的张连伟,步入高尔夫球界得益于南方早早兴起的高尔夫热。1985年,珠海时尚运动兴盛,珠海体委鼓励学员转行学高尔夫和保龄球,对这两项运动一无所知的体校标枪运动员张连伟随意挑了前者。“当时只觉得,保龄球只是在狭小的空间里不断地沿着同一球道甩球撞几个瓶子,对好动的我来说实在太沉闷。高尔夫运动是在户外进行,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漫步在草地上,又可以运动、舒展筋骨,于是就选择高尔夫了。”张连伟从未想到日后在高尔夫运动上会有长足的发展,成就个人一番事业。至今他都认为,结缘高尔夫球是因为新鲜、好玩,高尔夫运动变化多端、很刺激这点吸引了他。
与中国众多的第一代职业高尔夫球手一样,张连伟在高尔夫球场最初还是从做杆弟、球童学起。上班的时候看别人挥杆,仔细琢磨球技,瞅个空儿自个偷偷练球。当时球童是不准打球的,教练经常看到张连伟练球,却没有阻止他,相反开始对他加以悉心指导。是张连伟认真的练球态度令教练对他刮目相看。尽管开始是不经意地接触高尔夫,性格严谨认真的张连伟从来没有抱只是玩玩的心态,当时教练就赞叹道:“张连伟是我打球以来所见到的、最具潜质的球员,惊人的爆发力和刻苦锻炼的精神,让我深信张连伟最终将在世界职业高尔夫球比赛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
张连伟果然不负教练所望,不久,教练推荐他参加1988年首届中国业余高尔夫球公开赛,在众多球场派送的高手比赛中,张连伟初战不俗,获得了第六名。而在第二年的中国公开赛中,他轻易地击败对手,捧走冠军奖杯。此后,在1991~1994年,张连伟蝉联4届全国冠军,成为中国高尔夫球坛举足轻重的人物。1994年,张连伟在广岛亚运会上,以285杆的优异成绩夺得了个人银牌,取得有史以来中国高尔夫选手最好的成绩。经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特别批准,张连伟成为第一个无需经过严格职业考试的高尔夫职业球员。
1996年,张连伟夺取了VOVLVO中国巡回赛、泰国名人赛、马来西亚名人赛、亚洲比洞赛、海峡杯邀请赛、中国锦标赛等比赛的前两名。张连伟从中国走向亚洲,蕴蓄实力又冲向世界。1996年,第42届世界杯高尔夫球赛预选赛上,张连伟以团体第一名和个人第一名的双料冠军,获得了同世界高球20强进行决赛的资格。世界著名球手第一次感受到来自中国球手的强有力的挑战。张连伟由此也获得了“亚洲之虎”的美誉。这个时候,张连伟开始了走向世界高坛顶峰的新阶段。
张连伟已经逐步达到了职业生涯的最佳阶段。此后,张连伟练球更加刻苦了,每天至少要打800个球。每场比赛的空隙,别人去休息游玩,他则跑到练习场继续练习。中国高协秘书长这样评价张连伟的成功:“他完全是靠自己练出来的。勤学苦练、加上天赋,是张连伟能够在众多职业选手中脱颖而出、走向成功的秘诀。” 张连伟当时对职业生涯有了进一步的追求——打入欧洲、日本、美国巡回赛,成为世界顶级高手。平时除了比赛,便是大量练习。
1997年,张连伟参加佳能欧洲大师赛获得并列第六名,初步让高球历史悠长的欧洲见识了中国高尔夫职业球手的实力。1998年,张连伟代表中国前往苏格兰参加登喜路杯,打败过欧洲奖金王孟哥马利,惹得世界高球界对中国侧目相看。2002年,张连伟在澳门公开赛上打败前世界第一尼克·普莱斯夺冠,显示中国球手已经具备挑战国际顶尖球员的实力;2003年更是一举在新加坡Master拿下冠军,打败了欧巡赛蝉联冠军的艾尔斯,打破了欧美球手雄踞冠军的惯例。张连伟带着中国的印记连连胜利,最终跻身世界顶级高球手之列。
高尔夫呼唤商业推动力
张连伟把中国高尔夫引向世界,无愧于中国高尔夫球“第一杆”的美称。
从事高尔夫运动多年,张连伟最大的感受是这项运动对一个人性格很有影响,是对个人意志力、智慧和耐心的锻炼。同样的球洞,在不同的时间打,是不一样的,一场标准的18洞比赛,每一个洞都需要判断无误,对自己出手有确切的把握,才能打得好。张连伟的挥杆秘诀是镇定自信,挥杆有力。经历了许多国际大赛,张连伟明显地感觉到国内球手与国际球手的心理素质差异。在他看来,中国球手与外国球手的技术水平相差不远,但是中国球手临场经验欠缺,每逢大赛总不免有胆怯的现象。而且一出现差错,立即气馁。他说如果中国选手能克服这个心理障碍,水平会很快上去。在众多的高球明星中,张连伟对以斗志和冲劲著称的西班牙人薛夫、稳健沉着的德国人兰格格外敬重。而他自身也努力将两者的优点兼收并蓄,使自己有最出色的球场表现。
成名之后的张连伟明显地感觉到生活的变化。尽管大部分中国职业球手不得不考虑生计,不停地为争取比赛的赞助奔波,但张连伟的收入已经达百万元。这位“亚洲老虎”目前共有四位赞助商为其提供赞助,而且他还是亚洲区“BOSS”服装品牌的形象代表,另有经纪公司为其张罗比赛和广告等业务,还有颇为丰厚的比赛奖金收入。张连伟感觉到高尔夫球这一项体育项目很具商业发展前景,在经济发达和开放的广东深圳及珠江三角洲地区,让下一代自小学打高尔夫球,已成为不少企业家、老板的新选择,没有哪一种运动如此备受商界看重,高尔夫的含金量远远超过了各类小球运动。
高尔夫运动需要商业支持。球手参加良好的训练课程和参加高规格的比赛需要商家赞助,中国职业球手不可能依靠国家来支持每一场昂贵的国际比赛费用,球手需要更好、更多的机会学球、比赛,费用只有从商业活动中来,商业推动能促进高尔夫更快的发展。但张连伟也承认目前面临一些干扰,众多的商业活动使得训练时间不能保证,技术不稳定。在去年的“康威杯”全国职业高尔夫球锦标赛上,冠军奖杯被小将梁文冲夺走,张连伟感到了莫大的压力和冲击。张连伟一方面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忧心忡忡,一方面也为梁文冲这样的中国职业球手担心,他已经感觉到,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中国高尔夫明星们都将面临运动和商业运作协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