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当代中华儿女都负有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近年来,一些匪夷所思的恶性案件频繁发生。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持续发展,欧债危机和美国失业继续发酵,世界经济再度陷入困境。
什么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文化。在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用中国话语体系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紧迫。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成果。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道德等各方面。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实力
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大战略目标郑重提出,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文化强国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失业问题继续拖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但是,无论从国际形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从国际形势和国际竞争看。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持续发展,欧债危机和美国失业继续发酵,世界经济再度陷入困境。在美国,1200万失业人口,失业、丧失收入、还不起贷款以致丧失自己的住房,成千上万户住房止赎,使社会矛盾激化,由美国开始的“占领华尔街”不仅在美国数百城市“开花”,还扩展到全球数十个国家的上千个城市。这反映了99%的民众对现行西方金融、财产、收入分配乃至社会制度的不满。因此,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以美国为例,“好莱坞”影片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二的电影市场总票房,美国年对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万小时。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发展很快,规模也相当可观。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国际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如果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繁荣的文化,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产品。我们需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赢得尊重、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当代中华儿女都负有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国内发展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基础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广泛、更深化、更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某些束缚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性的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特别是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由于文化建设的不足影响理想信念、思想道德、诚信建设,见利忘义、诚信缺失、好逸恶劳、炫富傍富、贪污腐败、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近年来,一些匪夷所思的恶性案件频繁发生。这不仅破坏了市场经济公平交易的原则,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还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和恶劣影响,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群众健康,增加社会纠纷,激化社会矛盾等。因此,迫切要求通过文化发展,提高公民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更进一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发挥文化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不仅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且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因此,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促进文化繁荣,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失业问题继续拖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我国前三个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但是,无论从国际形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从国际形势和国际竞争看。由国际金融危机所引发的世界经济衰退持续发展,欧债危机和美国失业继续发酵,世界经济再度陷入困境。在美国,1200万失业人口,失业、丧失收入、还不起贷款以致丧失自己的住房,成千上万户住房止赎,使社会矛盾激化,由美国开始的“占领华尔街”不仅在美国数百城市“开花”,还扩展到全球数十个国家的上千个城市。这反映了99%的民众对现行西方金融、财产、收入分配乃至社会制度的不满。因此,正如会议公报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在当前世界文化和舆论格局中,西方文化仍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这与西方经济长期在世界经济中占主体和统治地位是相适应的。以美国为例,“好莱坞”影片占据了世界三分之二的电影市场总票房,美国年对外发行的电视节目总量达3万小时。“好莱坞”输出的影片不仅已成为美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向全世界输出了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其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也很重视通过文化产业及文化产品输出其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美国等国家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不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在全球化的今天,强大的文化就是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因此文化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其国际竞争力。美国文化产业占整个GDP的三分之一,美国的电影业、英国和意大利的创意产业、日本的动漫业、韩国的游戏业产值都超过了各自国家钢铁业的产值。由于文化产业是绿色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对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资源节约、节能环保都具有积极意义。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经济结构就越趋向合理平衡。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发展很快,规模也相当可观。如近几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增幅远超同期GDP增幅,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步提高。据测算,2010年浙江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近1000亿元。同年北京的GDP中,12.6%是由文化创意产业所构成,这使北京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国际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竞争日趋激烈。当今世界,各个国家面对的不仅是经济竞争,同时也面对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由于世界仍是西方文化处于主流地位的大环境,我国虽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但在文化领域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甚为必要,具有紧迫性。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如果要想成为经济强国,必须要有繁荣的文化,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要有能够走出去的文化企业和产品。我们需要通过国际文化交流合作传播中华文化,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赢得尊重、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在全球化的大格局下,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艰巨。在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只有繁荣我们的文化,才能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建设社主义文化强国,是中华民族追求自强的必然选择,是我国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在经济实力日益雄厚的基础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切实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当代中华儿女都负有保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要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尽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不断增强中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重要性:①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随着时代发展,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紧迫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
为什么综合国力对一个国家的对外战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化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我们的孔子学院在全球建立了许多分校,这也是我们的软实力。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包括政治、文化等软实力,其中文化是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而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一种精神的力量,直接关系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力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强调的四个更加的内容是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用四个“更加”、四个“越来越”、三个“关系”集中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围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条主线,作出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建设理论。
扩展资料: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题和意义都十分重大。全会立足于战略全局谋划文化建设,适应时代要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十七大报告、“十二五”规划中都以专门章节对文化领域的发展和改革作出重大决策和全面部署,不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什么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在我国外部发展环境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避免被西方文化霸权蚕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要条件。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扩展资料:
文化多样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文化是人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产物,始终处于不断变迁、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时代性。就像生物具有多样性一样,文化的发展方式和表现形态也是多样的。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宣传组委会
为什么说文化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一部分,为什么说文化
1、文化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文化通过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来增强综合国力。3、文化通过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其他国力要素来增强综合国力,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要素,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一种精神的力量,直接关系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力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文化作为一种产品和服务、一种物质的力量,也关系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作为综合国力硬实力要素的经济实力,包含着贸易实力,即商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以及占世界市场的份额等。在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国际市场迅速扩大的今天,一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的规模及其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越来越成为贸易实力、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综合国力的提高。文化除了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还与政治、社会、军事、外交等国力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挥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
什么是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等实力的综合性指标。
国家战略资源划分为八类资源和23个指标,这些指标的总和构成了综合国力。实际上,综合国力就是国家战略资源的分布组合,被动员和利用来实现一个国家的战略目标。我们所称的综合国力,一般指的是各类国家战略资源之总和;而国家战略资源一般指的是某一类战略资源。
扩展资料:
综合国力的作用:
一、文化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包括政治、文化等软实力,其中文化是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而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2、综合国力作为一种软实力、一种精神的力量,直接关系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3、综合国力作为一种产品和服务、一种物质的力量,也关系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文化产品和服务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推动我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还起着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综合国力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要素,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文化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军事等硬实力,也包括政治、文化等软实力,其中文化是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而且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2、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一种精神的力量,直接关系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3、 文化作为一种产品和服务、一种物质的力量,也关系一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文化产品和服务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和文化追求,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推动我国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还起着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二、文化通过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其他国力要素来增强综合国力。
1、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要素,而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2、文化通过为经济提供人才、技术、创意、创新的支撑,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3、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及其结构优化。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近十几年的事情。
2004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一直快于整个经济发展。我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在2004年至2008年间年均增长23.3%,在2008年至2010年间年均增长24.2%,2010年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2.75%。
4、文化消费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作为一种内需拉动经济发展。随着物质财富的增加和国民收入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近年来呈现迅速增长态势。
2010年我国文化消费总量在1万亿元左右,到“十二五”末将达到1.5万亿元。文化消费既是一种生活享受,也是一种经济贡献。
5、 文化除了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还与政治、社会、军事、外交等国力要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发挥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
三、文化通过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来增强综合国力。
1、综合国力的增强取决于发展,而只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才能使综合国力中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得以增强。
2、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只有物质财富的丰富而无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就谈不上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强盛的民族;一个国家若只是经济强国、军事强国而非文化强国,也谈不上是一个真正的强国。
3、 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从来都是增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共同文化的认同、主流价值观的确立,从来都是聚合社会力量、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增强综合国力,需要综合努力。我们要在不断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充分发挥文化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扩展资料:
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比较分析中日两国的国力时,考虑的已经是综合性的“全部基本要素”,尽管没有用“综合国力”一词。
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发展了毛泽东同志国力要素综合论的思想,指出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要综合地看,全面地看。而后,从十四大到十七大的历次党的代表大会的报告都强调,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各国纷纷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力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