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他是法国西南部纳瓦拉的国王。1572年,新教亨利与他的天主教表妹玛格丽特结婚,帮助巩固了法国宗教战争期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和平。为了确保一个继承人,亨利四世取消了与瓦洛瓦的玛格丽特的婚姻,而改嫁玛丽·德梅迪西斯,同时保留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妇名单。1610年,亨利四世被一位狂热的罗马天主教徒刺杀,缩短了亨利四世的统治时间。
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的故事梗概是什么
有很多亨利四世(英、法、德)、亨利五世以及相关著作,楼主需要说清楚。顾名思义,莎剧就是根据这两个国王的生平事迹改编的历史剧。《亨利四世》的情节包括其平叛的几次战斗以及因为不正当夺取王位产生的良心上的谴责,以至于郁郁而终。中间也包括了后来的亨利五世、当时的威尔士王子年轻时候放浪形骸以及后来浪子回头、继承王位的内容。《亨利五世》的情节主要围绕这位国王在登基以后,与法国之间交战的内容展开。
亨利四世简介
职业:国王
国籍:法国为什么出名:亨利四世是法国波旁国王中的第一位,接替他的表兄亨利三世,1589年瓦洛瓦线的最后一位。在此之前,他是法国西南部纳瓦拉的国王。1572年,新教亨利与他的天主教表妹玛格丽特结婚,帮助巩固了法国宗教战争期间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和平。相反,它引发了圣巴塞洛缪日的大屠杀。在天主教领袖的怂恿下,很可能有超过5000名胡格诺派教徒被谋杀,亨利本人也只是带着他的生命逃走了。亨利在继承法国王位之前和之后继续受到神圣联盟的争夺。亨利只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战斗恢复了和平,在战斗中他表现出了强大的领导能力和勇气,并在1593年皈依了天主教。1598年南特的法令最终将天主教确立为法国的官方宗教,但关键是赋予了新教徒权利和自由。为了确保一个继承人,亨利四世取消了与瓦洛瓦的玛格丽特的婚姻,而改嫁玛丽·德梅迪西斯,同时保留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情妇名单。1610年,亨利四世被一位狂热的罗马天主教徒刺杀,缩短了亨利四世的统治时间。
出生于1553年12月13日出生地:保罗,纳瓦拉王国星号:射手座
死亡于5月14日,1610年(56岁)死因:被暗杀的
文章和照片对欺骗法国国王亨利四世情妇亨利的失恋是美丽、聪明和怀孕的。他想让她在他身边代替他没有孩子的王后。但是命运介入了。1572年6月9日,法国亨利四世在常青藤之战中的战役3月14日,1590年婚姻生活1572-08-18纳瓦拉的亨利(后来的法国亨利四世)在巴黎与他的表妹瓦洛瓦的玛格丽特结婚1600-12-17法国亨利四世和玛丽·德梅迪奇的婚姻1576-02-03纳瓦拉的亨利(未来的亨利四世)从巴黎逃走1576-02-05纳瓦拉的亨利(后来的法国亨利四世)在图尔1585-08-08放弃天主教教皇西克斯图斯驱逐纳瓦拉的亨利(亨利四世)教籍1589-09-21在阿尔克斯战役: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击败天主教联盟1590-03-14常春藤战役:法国宗教战争期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击败天主教联盟1590-09-05亚历山大法尔内塞的军队法国亨利四世发起围攻巴黎1591-03-01教皇格里高利十四世威胁驱逐法国国王亨利四世1591-04-19沙特尔投降法国国王亨利四世1591-08-19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占领鲁昂1591-09-21法国主教承认亨利四世为法国国王1593-07-25法国新教国王亨利四世皈依罗马天主教1594-02-27亨利法国国王加冕1594-03-22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巴黎节日1595-01-17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向西班牙宣战1595-09-17教皇克莱门斯八世承认亨利四世为法国国王1597-09-25亚眠向法国国王亨利四世投降1598-03-20布列塔尼总督,在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于15881610-05-14年刺杀法国亨利四世后,萨沃伊控制了萨沃佐,谈判破裂后,默克尔公爵菲利普·埃曼纽尔(Philippe Emmanuel)向法国国王亨利四世投降,并于1600-08-06年入侵萨沃伊,将9岁的路易十三带上王位,分享在Twitter上的Facebook分享著名国王普密蓬·阿杜德菲利浦六世乔治三世亨利八世路易十四“0”路易十八
莎翁的历史剧亨利四世的故事概要
故事概要: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 《亨利四世》是于2012年上映的剧情电影,由理查德·艾尔执导,由汤姆·希德勒斯顿等主演。本片是2012年英国BBC为迎接奥运而拍摄的历史片《空王冠》系列的第二部,分为上下两集。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历史剧本。主要讲述了亨利四世登基即位之后平定叛乱,太子成长的故事。
亨利四世的故事是怎样的
是莎土比亚最著名的英国历史剧之一。本剧描写精力衰竭的亨利四世面对叛乱,忧愁后继无人。浪荡不羁的哈利王子翻然改过,在战场决斗中战胜强敌霍茨波,一举显示了一个未来英明君主的端倪。特别是莎士比亚创作的福斯秦夫这一角色,以他的幽默、欢乐、厚脸皮和夸大话博得英国观众的热烈欢迎。《亨利四世》上、下篇(1597)是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描写亨利四世在位时期,青年王子亨利(即位后叫亨利五世)的活动。剧本一方面通过描写亨利王子平定北方大贵族的叛乱来表现统一王权对封建割据势力的胜利;另一方面描写王子同福斯塔夫一伙人始而交往,终于断绝关系的过程,来表示一个英明君主的成长。这两部戏加上《亨利五世》,集中表现亨利五世一生中的两件大事:即位前平定国内叛乱和即位后对德作战。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莎士比亚写出了一个理想君主的基本品质和成长过程。剧中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出名的喜剧人物之一,就出身说,他是一个破落的封建贵族——爵士,在他身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寄生生活的特点:好酒贪杯,纵情声色。他是军人,却缺少一个封建骑士的荣誉观念和勇敢。同时,他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市民社会过渡的时期,他没有新兴市民阶级的进取心,却染上了他们的愉快乐观和自我享受,他利用拍马、吹牛、逗笑、取乐来谋取生活。莎士比亚通过一系列难忘的喜剧场面,塑造出这样一个从封建社会向市民社会过渡时期的寄生者的典型。
亨利4世主要内容
本剧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这部戏是喜剧手法和具有悲剧性质的历史剧创作手法的完美结合。《亨利四世》是莎士比亚历史剧中最成功、最受欢迎的一部,被看成莎士比亚历史剧的代表作。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莎士比亚突破传统历史剧多条线索交织发展的网状结构,采用了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的结构——以亨利四世为代表的宫廷生活线索和以福斯塔夫为代表的市井生活线索。剧中轻松、平庸、充满恶作剧的快乐的市井生活与紧张、复杂、充满流血阴谋的宫廷生活形成强烈对比,使作品的内容不仅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这部戏是喜剧手法和具有悲剧性质的历史剧创作手法的完美结合。 这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亨利四世和他的王子们与反叛的诸侯贵族进行殊死斗争的过程。剧本一方面通过描写亨利王子平定北方大贵族的叛乱来表现统一王权对封建割据势力的胜利;另一方面描写王子同福斯塔夫一伙人始而交往,终于断绝关系的过程,来表一个英明君主的成长。剧中的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笔下最出名的喜剧人物之一,就出身说,他是一个破落的封建贵族——爵士,在他身上带有浓厚的封建寄生生活的特点:好酒贪杯,纵情声色。他是军人,却缺少一个封建骑士的荣誉观念和勇敢。同时,他生活在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市民社会过渡的时期,他没有新兴市民阶级的进取心,却染上了他们的愉快乐观和自我享受,他利用拍马、吹牛、逗笑、取乐来谋取生活。
莎翁的历史剧《亨利四世》的故事概要
《亨利四世》主要描写了亨利四世与各个王子和反叛诸侯的斗争。莎士比亚打破了传统,在整部作品中只有两条主线:
亨利四世的生活、福斯塔夫的生活,通过展现二者不同的生活来逐渐推动作品情节的发展,进而展示出文章的主题。 该剧具有历史剧和喜剧的双重性质,融崇高典雅与幽默诙谐于一体。
波林勃洛克率众反叛理查,即位为亨利四世。在《亨利四世》上篇里,新即位的国王面临着威尔士、苏格兰和诺森伯兰的反叛。
由于理查的死所引起的负疚,以及目睹霍茨波同自己的亲身儿子威尔士亲王哈尔的巨大反差所产生的忧虑,他身患重病,不能在镇压反叛中起较多作用。
福斯塔夫与哈尔的关系是全剧的核心。在第五幕,索鲁斯伯雷一战,哈尔显示了自己的才干,率领父亲的军队打败和杀死了霍茨波。
在《亨利四世》下篇,哈尔的兄弟兰开斯特率军镇压叛乱,而哈尔开始逐渐摆脱福斯塔夫。因为负债,福斯塔夫受到了被捕的威胁,他去葛罗斯特郡招募军队,并参加了保王党,与他那个饶舌的老朋友夏禄法官待在一起。
在约克郡,兰开斯特设计使叛军放下武器,然后将其围捕。此时,亨利王已病入膏盲,但依然不能放心让哈尔继承王位。他忧心忡忡地入睡,这时哈尔拿走了王冠。
当他醒后,哈尔终于将他说服,自己已完全变了人样,适合做一国之君。亨利死去,哈尔与宿敌大法官媾和,同意采用法治。在登基时,福斯塔夫上前搭讪。
然而,哈尔拒绝了他。过去的已消逝,英格兰在新的明主统治下获得新生,它的荣耀因即将开始的哈尔同法国的战争得到恢复。
扩展资料:
主要人物:
1、亨利四世
敌人称他波林勃洛克,以示轻蔑和憎恶,他自己也常为弑君篡位的历史而内疚不安。作为王室的旁系,他本无合法继承权,但他有假装的德行和并非假装的才能,因此当年能推翻昏聩的理查二世,结束群雄各自为政的局面。
但他明白那些自恃匡扶有功,尾大不掉的大贵族早晚要向他发难,所以从一开始他就谋划远征圣地,以此转移潜在政敌的注意力,并消耗他们的实力。
此计不可谓不高,但叛乱的烽火提前燃起,迫使他不得不仓猝应敌。敌人的凶悍骁勇固然使他头痛,而更令人忧虑的则是接班人哈尔的离经叛道。
2、哈尔王子(威尔士亲王)
哈尔被福斯塔夫等人看成是他们一类人:无拘无束、恣意享乐、寻求恶作剧。他的亲王地位只不过是一个闹着玩的笑柄,同巴道夫的红鼻子、福斯塔夫的大肚皮差不离。
然而,读者知道(通过哈尔的独白),其实他是在演戏,他只是暂时同他们“一起无聊鬼混”,有朝一日要“抛弃这种放荡的行为”。
这种描述可谓一种尖刻的反讽,不独对盖兹希尔那几场(他和波因斯装扮起来捉弄福斯塔夫),也对哈尔同他的父王、廷臣的关系。他们以为他的暂时鬼混是其真实本性,因而不相信他说的心地善良、责任心强、有君王品质等为自己辩白的话。
皮兰德娄的《亨利四世》的故事梗概
主题仍然是“自然”与现实、“自我”与“假面”的冲突。一个青年绅士在化装游行中被情敌暗算受伤,失去理智,以神圣罗马皇帝亨利四世自居。12年以后,他清醒过来,试图恢复原先的生活,然而已不可能,注定要永远装作疯人生活下去。现实给他铸就了这具疯人的“假面”,这就是悲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