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申请成立的社团做明确的人员基数限制,保证基本人数。校团委应当至迟在活动举办时间的二十四小时前将许可与否的决定通知组织者,逾期未通知的,视为许可。
小学体育社团活动有哪些
主要有球类运动、田径运动、武术与舞蹈、游泳与水上运动、其他体育项目等
小学体育社团活动旨在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锻炼和运动项目,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还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根据不同学校的条件和特点,小学体育社团活动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球类运动:球类运动社团是最常见的一类体育社团活动。学生可以选择参加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各种球类运动。通过球类运动的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反应速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意识。
2、田径运动:田径运动社团包括短跑、长跑、跳远、跳高、铅球等项目。这些项目既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和速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协调性。田径运动社团活动通常还会组织学校内部或与其他学校之间的田径比赛,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能。
3、武术与舞蹈:武术与舞蹈社团是一种特色鲜明的体育活动形式。学生可以选择学习中国传统武术如太极拳、剑术等,或者参与现代舞、街舞等舞蹈形式。这些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优雅形体和舞台表演能力。
4、游泳与水上运动:游泳与水上运动社团活动适合有水性的学生。学校可以提供游泳池和专业教练,让学生学习游泳、潜水、水球等水上项目。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水性、提高体质,同时增强学生的勇敢精神和应对水上环境的能力。
5、其他体育项目:除了上述常见的体育社团活动外,学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条件,提供其他类型的体育项目。比如健身操、跆拳道、滑板运动、攀岩等。这些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
体育社团的成立方式有哪些
第一条 社团的性质学生社团是在校团委或学生会组织领导下自愿组织的群众性课余文化、体育、科技等方面的研究性学习团体。
社团必须接受校党总支领导或党总支指定的机构指导。
第二条 社团的宗旨和基本任务
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为中心,广开成才渠道。
2 、活跃学习气氛,丰富课余文体生活。
第三条 成立社团的基本条件
1 、必须有明确的章程和相应的规章制度。章程中应包括社团的地位 ( 名称、性质等 ) 、社团的目标和宗旨、组织机构的有关规定、会议的有关规定。财务管理和社团解散时的善后办法。
2 .必须有明确的社团负责人 ( 指会长、社长、理事长、秘书长等 ) 和相应的组织机构 ( 指社委会、理事会等及其下属的职能机构 ) 。社团负责人应通过民主的方式产生。
3 、社团的会员必须是本校的在校学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申请成立的社团做明确的人员基数限制,保证基本人数。
第四条 社团管理工作归口
1 、学生社团必须接受校团委的统一领导。
2 、社团的成立必须向校团委提出书面申请,校团委进行注册。未经批准注册不得成立和开展活动。
3 、社团的每届负责人产生之后,须报校团委备案。
第五条 社团活动
1 、社团举办校内或校际的公共活动(含集会、讲演、讲座、报告会、演出、参观考察、比赛、座谈会、研讨会、联欢会、沙龙、社会实践活动)组织者必须在七十二小时以前向校团委提出申请,申请中应说明活动的目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人数、邀请参加者的范围和负责人的姓名。校团委应当至迟在活动举办时间的二十四小时前将许可与否的决定通知组织者,逾期未通知的,视为许可。
2 、校团委在许可举办活动的同时,有权对活动的内容、形式等方面提出修正意见,组织者应当遵照执行。
3 、社团举办活动应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法规,不得干扰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第六条 经费、固定财务和活动场地
1 、社团的日常费用原则上由社团自行解决,必须时可向校团委提出申请,由校团委酌情解决。
2 、经费的使用、管理要有明确的规章制度, 确定专人负责。
3 、社团自有的固定财产应妥善保管。
4 、社团经费、固定财产的收入、管理、使用情况要定期向校团委汇报,并接受检查,在社团内部要公开管理情况。
5 、社团活动场地实行自行解决和校团委协调解决相结合的办法,在场地使用中要认真遵守学校的有关行政管理规定。
第八条 奖惩
1 、各社团须将每月活动内容汇报校团委 ( 无活动时可不报 ) ,作为学期末评价参考。
2 、对活动思想内容健康、形式有特色,工作取得成绩的社团,校团委应予以表彰,并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
3 、对活动思想有严重问题,拒绝接受校团委领导的社团,校团委有权令其解散。
4 、 组织机构瘫痪或内部各种问题不能正常开展活动的社团,校团委有权停止其工作,并帮助其进行整顿。